合同诈骗中,诈骗者的主要目的是骗取对方的合同履行(包括款、物),为达此目的,诈骗者千方百计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与其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通常,诈骗者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诈骗对方:
1、在主体上,一是采取伪造证件的手段虚构不存在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冒用他人的名义。
2、在合同的标的物上,谎称拥有某件或某些物品,尤其是紧俏物品,或宣称对某物品享有处分权。
3、在履约行为上,用伪造、变造、无效或不能兑现的票据或其他结算凭证支付。
4、在履约能力上,采取自己先履行小部分义务的方式骗取对方对大部分义务的履行,或通过订立并履行小额合同树立诚信形象后再与对方订立巨额合同进行诈骗。
5、在担保上,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
此外,诈骗者还可能采取收取定金、预付款后携款潜逃的手段进行诈骗,或是在合同条款上设定对方极容易违约的条款,从而在对方违约时收取违约金或赔偿金。
- 设立公司时如何控制风险的发生
- 仅凭社保缴费记录不能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不能相互取代
- 仅有《外国人就业证》不能确定劳动关系
- 企业经营变化导致劳动者岗位调整合理性的认定
- 双方约定不缴纳社保的责任认定
首席律师
|
||
广东雄爵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孙智全律师 | ||
擅长领域: | 法律顾问、公司法律、合同纠纷、建筑工程、知识产权、劳动法律、刑事辩护...... | |
服务电话: | 137-2811-7159 | |
电子邮箱: | 47036432@qq.com | |
地址导航: | 广东雄爵律师事务所百度地图导航 | |
微信关注: (扫一扫) |
![]() |